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癌症患者是否適合使用全日配

  治病求本,癌症患者不外消除癌灶及改善體質,延長生命。
  手術、放療、化療是西醫消除癌負荷的三大法寶。但眾所週知,治療後雖然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癌灶縮小,但副作用大,身體損傷嚴重,壽命未必能延長。

  中藥殺滅癌細胞雖不很強,但可靈活機動攻補,加之可配合針灸、外治、氣功等多樣化手段,對改善病人全身情況,減輕症狀,穩定病情效果好,副作用小。雖然有時癌灶並未縮小,但可改善生存質量,延長生命,並能緩和減輕西醫抗癌療法的毒副作用。

  全日配是細胞的營養素,是提供自身細胞活性來對抗癌細胞。雖然癌細胞也會得到營養素,但相對身體強壯也是很重要。只有保全生命,保全體力我們才能對抗疾病。當然其配方中也含有植物抗癌的有效成分,以及細胞抗癌所需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殺滅癌細胞的能力比放療化療還是差很多。

  西醫的治療方法是通殺,為了殺死癌細胞,也犧牲了很多正常細胞,所以患者在治療後會很虛弱,正常組織損傷嚴重以外,免疫系統,造血系統也同樣損傷嚴重。消化道反應大,也嚴重影響治療後的身體修復。在這種狀況下全日配的產品比中藥更適合癌症患者的修復,因其專利的營養保送技術,可以讓細胞直接得到營養,而不受消化系統的限制。細胞得到營養後,就會有活力,身體也跟著強壯起來,雖然癌細胞也有可能會得到營養,但身體免疫系統強壯後,就有能力去攻擊癌細胞。身體內的戰爭會很激烈,因此在細胞修復更新,恢復戰鬥能力的4個月中,各項指數的起伏可能會很大,患者也要有心理準備。
  
  癌症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做出選擇,是要與癌細胞同歸於盡,還是要強壯自己去跟它作戰。不管你選擇什麼,最終還是回歸開篇所說,目的就是要消除癌灶,也要延長生命,讓生命品質提升,所以最重要的是戰勝疾病的信心、耐心和決心。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傷科疾病會好不完全及遷延不癒的思考

  臨床上很多傷科病人在經歷了急性發作期及修復期的過程後,留下的殘餘症狀遷延不癒,或是表面上看起來康復了,卻常在疲勞或變天後發作,台語說會好不完全。

  最常見的有骨折遲緩癒合;傷骨或傷筋後肌肉的僵硬或萎縮,局部硬塊或蒼白浮腫,活動均可而按壓疼痛,或晨起僵硬等;又或肌腱或神經急性發炎未癒轉為慢性發炎,疼痛活動障礙,如大家熟知的五十肩、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坐骨神經痛等。

  遇到這些狀況,大部份患者會到中醫就診。因為西醫除了肌肉鬆弛劑、止痛劑或一些電療熱療等復健治療,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而中醫內服外敷中藥,針灸推拿拔罐等,針對體質對症治療,效果相對比較好一點。但也常遇到一些病人,剛開治療效果很明顯,一段時間後就停滯起來,持續治療三個月半年都沒有明顯的進展。

  今天我想給這一類的病人一些建議。有人認為中醫的療效出現比較慢,所以一直堅持某一種治療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治療敏感的人,其實中醫的效果一樣是很快的。就算患者的反應比較慢,也應該有一個持續好轉的跡象,那麼堅持治療是有意義的。如果吃藥針灸推拿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太大的改善,是否就要考慮對這種療法已經比較不敏感。這種狀況如何處理?我認為要從內調理。可是從內調理又對中藥不敏感,該怎麼辦?無非就是要改善本身的體質,改善體質無非就是循環、代謝和營養,又回到菲萊一直討論的問題。

  沒有循環就無法把免疫細胞帶到疾病所在處攻擊致病因子;沒有代謝就無法把犧牲的免疫細胞和戰敗的致病因子帶走,不帶走就會堆積,堆積就會阻礙循環而又再堆積,惡性循環形成一個刺激點,又影響周邊組織、器官、神經等的功能;而沒有營養就無法提供優質的免疫細胞和循環代謝細胞去攻擊疾病因子。

  這就是我常常想建議這一類的患者服用菲萊,實在是希望患者不要做無謂的治療,換一種思考模式。是否應該在調整和清理自己的身體後,一方面提升本身對抗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機體對各種治療方式的敏感度而提高療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傷筋

  傷筋是中醫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病症。它包含了扭傷、挫傷和碾傷,是各種外力或慢性勞損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損傷。這裡的筋所指的範圍很廣,包含了皮下組織、筋膜、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關節軟骨盤、椎間盤、腱鞘、神經、血管等組織。
  急性傷筋的主要症狀是疼痛、瘀腫和功能障礙。3-4天後急性症狀改善。10-14天後,受傷輕者可獲康復;嚴重者其腫脹消退亦比較顯著,疼痛也明顯減輕,功能部分恢復。再兩周後瘀腫大部分消退,瘀斑轉為黃褐色,疼痛漸不明顯,功能輕度障礙,此種殘餘症狀約3-5周可全部消失,功能亦可恢復。少數患者因體虛,循環代謝不良,如神經損傷,或餘腫殘存,或硬結如塊、疼痛隱約、動作欠利,遷延更多時日,而演變成肌肉僵硬、肌力柔弱、局部蒼白浮腫等慢性傷筋症狀。
  慢性傷筋的症狀因患病部位不同,勞損的組織結構不同,可有各不相同的症狀。或隱痛、或酸楚、或腫脹、或功能障礙,症狀常因勞累或受風寒濕而加重。
  臨床上也常見一些傷筋的併發症,如小骨片撕脫、神經損傷、損傷性骨化、關節內游離體、骨性關節炎等。
  中醫治療多用理筋手法,內服外敷藥物,針灸拔罐,傷處固定及功能鍛鍊等方法。目的是恢復其功能。患者自己也要重視調養和護理:1.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來自外力的傷害。2.避免長期長時間處於某一固定體位和姿勢,及單一單調反覆的動作。3.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風寒濕邪雖非致病的重要因素,卻是發病的直接誘因。損傷後可誘發或加重筋傷,而變得纏綿難癒。
  治療筋傷,除了要避免對癒合不利的因素,利用有利因素來調養,還要預防併發症,積極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鍊,才能盡快恢復。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骨折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連續性遭到破壞。一般骨折部位會產生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嚴重者伴有血管、神經和臟器的損傷。
  一般民眾在骨折發生的當下會先行到西醫照X光片及行外傷處理、整復固定或手術治療。也有一些閉合性非粉碎性骨折或單純骨裂的病患會選擇到中醫或國術館復位、固定、包紮等處理。
  骨折的癒合過程包含了瘀去、新生及骨合的過程。可分為血腫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及骨痂改造塑形期。血腫機化期在2-3周內血腫逐漸形成肉芽組織及纖維結締組織,同時成骨細胞增生活躍形成骨樣組織。此期間要加強骨折端的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凝塊及代謝中的分解產物。原始骨痂形成期在4-8周內成骨細胞增生,骨組織骨化形成新骨及為膜內化骨;軟骨細胞增生鈣化而骨化為軟骨內化骨。兩部分會合,骨痂不斷鈣化而逐漸加強。當其達到足以抵抗肌收縮及成角、剪力和旋轉力為臨床癒合。此期要減少血腫以減少軟骨內化骨範圍,以及提供細胞增生足夠的營養素以加速骨折癒合。骨痂改造塑形期在8-12周內,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漸增生,骨折端死骨清除、新骨形成,骨折部位形成骨性連結。
  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有年齡及健康狀況,以及局部性的斷面接觸、斷端供血、損傷程度、感染及固定和活動有關。近年來研究表明,多種骨生長因子可刺激成骨細胞活性,調節局部成骨。例胰島素生長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因子以及骨型態發生蛋白誘導成骨活性,修復骨損傷。某些因子缺乏,將影響骨折癒合。
  骨折發生及癒合過程中,可能會對機體造成一些傷害,臨床上常見有1.周圍神經損傷:其所支配的肢體範圍發生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後期出現神經營養障礙。2.缺血性壞死:骨折端血供障礙或包紮及動脈損傷導致血供不足可引起缺血壞死,由於神經麻痺,壞死肌肉經過機化後形成疤痕組織以致肢體逐漸攣縮形成爪型手、爪型足,造成殘障。3.骨化性肌炎:血腫擴散或反覆出血,滲入被破壞的肌纖維之間,再鈣化、骨化。或血腫機化後,通過附近骨膜化骨誘導,變為軟骨。4.關節僵硬:長期固定引起周圍軟組織粘連和肌腱攣縮而致關節活動障礙。5.成角畸形癒合。
  為加速骨折癒合及預後良好,我們要注意:1.加速血液循環及加強代謝:局部的長期充血,組織破壞及代謝產物堆積,會造成遲緩癒合或不癒合。2.加強各種營養素:切忌盲目補充鈣質。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因其血鈣增高的危險。因此加強功能鍛鍊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但是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狀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也是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3.復位、固定和運動:盡可能做到骨折復位不增加局部組織損傷。復位後做固定可以維持骨折端整復後位置,防止軟組織再受傷及血腫再擴大,保證修復順利進行。但太過會造成局部血運不佳,骨代謝減退,骨質疏鬆及肌肉萎縮,對癒合不利。因此固定骨折而不妨礙肢體活動,再保證骨折不再移位的條件下,儘早進行上下關節練功,使肌肉有一定的生理舒活活動,是局部循環暢通,新陳代謝增加而加速癒合。可達到骨折癒合與功能恢復齊頭並進。4.內外用藥:初期可內服外敷消腫止痛止血藥,一周後組織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可用活血去瘀藥。5.熱敷推拿:拆固定後復健,或關節僵硬及筋脈拘攣,可推拿熱敷及內外用藥。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檢視自我需求慎選保健品(三)-瑞斯維成分分析

  維生素人體自行合成的很少,更無法製造礦物質。維生素沒有礦物質的配合,無法在體內產生功效。因此我們必須在日常飲食和營養補充品中攝取。可惜,自然消化過程中,日常攝取的礦物質多半被排出體外,經螯合處理的礦物質才能增加吸收和利用。天然螯合比人工螯合更佳。所以,要達到真正保健效果,多花一點錢是值得的。
  晚上:瑞斯維(代謝酸性廢物、自然淨化及排毒、強化心臟骨骼肌肉神經功能、改善睡眠)
  :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出血是幫助血液凝固;維持心臟正常收縮;控制神經感應性及肌肉收縮(缺鈣造成手足痙攣);控制細胞膜的通透性。
  維生素D:幫助維持血鈣之正常濃度。
  鈉、氯、鉀:維持身體正常水分分佈;維持正常滲透壓;維持酸鹼平衡;維持正常肌肉感受性。
  :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肌肉、神經功能。
  :參與形成血紅素,亦與細胞免疫有關。
  :維持正常性腺機能,參與幾乎所有核酸蛋白質合成中的酵素活性,因此缺乏會導致生長遲緩,也會造成皮膚黏膜,免疫系統受損。
  :形成血紅素有關。
  :葡萄糖新陳代謝有關,幫助胰島素作用,控制糖尿病。控制脂肪酸與膽固醇合作,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預防高血壓、心臟病。
  此罐多含陽離子,屬鹼性飲料,可中和酸性體質。酸性體質可誘發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創傷不癒合,痛風,風濕,骨質疏鬆,糖尿病,憂鬱症及肥胖症。
  鐵鋅銅等可與有害金屬結合,減輕鉛汞鎘等對人體的傷害。
  正常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對穩定情緒和精神狀態及調整睡眠有關。
  檸檬酸:預防體內疲勞物質(乳酸)增加;去除體內毒素,預防黑斑雀斑;增加皮膚排泄功能;抗氧化(預防酸性體質誘發之疾病);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調整血液循環;強化記憶力(與加強腦部血液循環有關)。
  β-胡蘿蔔素:維生素A來源,可保護眼睛;保護細胞膜不受自由基破壞;抗氧化(主要負責低氧濃度區域,如組織及內臟器官,末梢器官);刺激干擾素活性,提升免疫系統,抗腫瘤。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檢視自我需求慎選保健品(二)-倍喜克成分分析

  健康食品的機能是介於食品和藥品之間。近年來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疾病從營養缺乏轉變為營養過剩。因此科學家都致力於開發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打擊老化的產品,也已經證實了許多植物中的化學物質有此功效。再加上科技的進步,食品工業已成功"把壞的成分(如脂肪、膽固醇、鈉及熱量)拿走"到"把好的成分放進來"。只是成本較高,相對的價格也會比較高。消費者可判定是否需要增強某種元素的攝取量,或是對某種健康問題有強烈需求。
  因健康食品不能強調其療效,但是作為減少藥品服用及疾病防禦還是有其必要性。
  中午:倍喜克(腸道重建清宿便、抗氧化抗癌、抗過敏)
  一.清除腸道宿便的四大要素:酵素、纖維、益菌群、果寡糖
  32種植物性消化酵素:酵素亦稱酶。其作用有特定性,一種酵素只作用於特定的物質。消化道內需要很多種類的消化酵素來促成食物的消化
  9種水溶性和脂溶性纖維:FDA已通過膳食纖維有以下健康訴求:1、預防大腸癌發生。(在腸道幫助形成實體,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減少糞便在腸的停留,減少腸壁與有害物質接觸的時間;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種類和數目,減少致癌物質的產生)2、預防心血管疾病(在腸道與食物混合,減少食物與消化液接觸面積,減少膽固醇吸收;也可與膽酸鹽結合排出體外,無形中增加膽固醇的氧化。)
  AB乳酸益菌群:安全菌種,腸內有益菌。1、整腸作用(生產有機酸,降低腸pH值;和有害菌競爭養分;附著於腸黏膜上皮,減少有害菌增殖場所;產生抗菌物質)2、免疫調節機能及抗過敏(直接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或腸細胞接觸菌體產生的物質活化巨噬細胞,增進免疫反應)3、抑制乳癌發生及膀胱癌再發(免疫調節作用及抑制腸內菌叢產生致癌關聯物質)4、降低血液膽固醇(抑制和成,促進肝臟排出及降低腸管吸收)5、降血壓(有效抑制ACE活性)
  果寡糖:同上篇。
  二.抗氧化抗癌:蔬菜菁華、兒茶素、葡萄籽、西印度櫻桃、維生素A、C、E、硒酵母
  蔬菜菁華(青花菜、甘藍、胡蘿蔔、青椒、菠菜、番茄等):至少400篇研究報告證實蔬菜水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具有抗癌能力(引發身體解毒系統;抑制亞硝胺的產生;形成抗癌物質;稀釋和結合腸道的致癌物質;改變激素的代謝;具抗氧化活性)
  兒茶素:優良的抗氧化自由基清除劑。除臭。抗菌抗病毒及改變人體微生物之分部。抑制血壓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抗癌抗突變。抗輻射及紫外線。
  葡萄籽:有效成分花青素原是很強的抗氧化劑。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防止膽固醇在動脈管壁囤積。加強維生素C作用,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抗過敏,可使體內參與過敏的肥胖細胞其細胞膜較穩定。
  西印度櫻桃:高維生素C,及維生素A,B1,B2,菸鹼酸,Fe,Ca,P等。
  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覺(幫助紫質形成),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型態與機能(目前認為可控制癌化前期的上皮細胞轉化為癌細胞),維持正常骨骼發育。
  維生素E:主要參與細胞膜的抗氧化作用。可先行被氧化,維生素C可助其還原。可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而預防血管硬化症。
  維生素C:同上篇。
  硒酵母:減少腫瘤細胞的生成(促使壞細胞自動凋零式死亡,抑制癌細胞浸潤,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周期,抑制腫瘤細胞的血管新生)
  三、抗過敏:益菌群、葡萄籽
 (待續)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檢視自我需求慎選保健品(一)-愛提維成分分析

  健康意識的抬頭,造就了保健品市場的發達。玲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無所適從,誇大療效的宣傳更讓人望而卻步。從一個醫者的角度,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健品,真正達到健康需求。
  市售的每一項產品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但不是靈丹妙藥,也不可能包治百病,所以聰明的消費者還是要做點功課,了解一下主要成分的主要功效,才能對症下藥。
  簡要介紹一下菲萊全日配的組成提供參考。
  早上:愛提維(充氧,新陳代謝,血液循環,脂肪代謝)
  氧氣:係在維生素B12進入紅血球,活化紅血球。維生素B12也是製造紅血球的必要元素。---針對缺氧,血液循環不良及貧血。(腦缺氧頭暈,睡眠障礙;身體缺氧乏力,痠痛)
  維生素B群:一種與營養素能量的釋放有關,如菸鹼素,維生素B1,B2,泛酸等。一種與紅血球及各種細胞的形成有關,如葉酸,B12,生物素等。兼此二功能者如維生素B6。---針對新陳代謝不良;貧血;神經系統代謝障礙。
  維生素C:促進膠原形成;氧化還原反應具還原性。缺乏可引起組織骨骼生長受影響及壞血病。---針對組織骨骼修復;抗壞血病及抗氧化。
  褐藻:含甘露醇利水消腫;可溶性膳食纖維結合膽固醇清除可祛脂降壓;含碘軟堅散結;長鏈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血液黏度;藻膠清除有毒物質。---針對癌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三高症有極好的保健作用。
  藻粉:除上述外,還有豐富的礦物質及蛋白質及海藻多醣。
  瓜拉納果:活力果實。含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珍貴的高脂蛋白。能把脂肪轉為能量;也能避免運動後乳酸囤積,迅速恢復體力。擴張血管,促進末梢循環。---針對體力活力新陳代謝差,手腳冰冷,及頸部以上微血管動脈供血不良之頭痛,注意力不集中,頭腦老化等改善。亦稱聰明豆。
  果寡糖:可溶性膳食纖維,幫助排便;促進腸道益菌增殖;協助鈣,鎂吸收;降膽固醇。---針對便秘,預防腸癌乳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待續)